掃描電鏡圖像中的亮度和對比度代表什么?
日期:2025-05-22
在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圖像中,亮度和對比度并不只是視覺效果上的調節項,它們實際代表了樣品物理特性的某些方面,主要取決于成像模式(如二次電子、背散射電子等)。以下是詳細解釋:
1. 亮度代表什么?
亮度(Brightness)通常表示圖像中某一區域的電子信號強度。它與樣品表面發射出的電子數量有關,具體含義取決于使用的成像模式:
二次電子成像(SE):
亮度高 → 表示該區域發射出較多的二次電子,通常出現在表面細節豐富、邊緣突出或傾斜面處;
原因:二次電子容易從表面逃逸,對樣品的形貌和邊緣結構非常敏感。
背散射電子成像(BSE):
亮度高 → 表示該區域的原子序數較高(高Z元素,如金、鉑、鉛);
因為高Z材料對入射電子散射能力強,產生更多背散射電子。
2. 對比度代表什么?
對比度(Contrast)是圖像中明暗區域的差異程度,用于突出細節。其物理含義依賴于成像類型:
形貌對比(Topographic Contrast):
多見于二次電子圖像;
對比度高說明樣品表面有明顯高低差,比如坑、邊緣、臺階等;
成分對比(Compositional Contrast):
多見于背散射電子圖像;
不同元素區域亮度不同,從而區分出材料的組成差異;
電荷對比(Charging Contrast):
非導體樣品容易在掃描中積累電荷;
會導致局部亮或暗區域出現不均,甚至出現亮斑、黑斑或圖像漂移。
電勢對比(Potential Contrast):
用于觀察表面電勢差(如PN結),一般需特殊條件配合。
3. 調節亮度和對比度的目的
雖然圖像中亮度和對比度反映了物理現象,但你仍可通過軟件或儀器面板進行調節,以達到更清晰的觀察效果:
增加對比度 → 更容易分辨邊緣、結構細節或材料分區;
調整亮度 → 避免圖像過曝或過暗,保持細節可視性。
但請注意:過度調節可能掩蓋真實結構或引入視覺誤導。
作者:澤攸科技